咨询电话:138 2336 4672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香港幼儿园资讯 >>幼儿园资讯 >> 香港幼儿园非名校不可吗?
详细内容

香港幼儿园非名校不可吗?

「别的家长都在为小朋友入读名校而各种内卷,我甚么都不做可以吗?

我希望小朋友自小享受愉快学习,但又怕他小学跟不上学校课业进度,怎么办?」

不少家长面对小朋友即将入学,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内心不免承受这种来自「羊群心理」的桎梏。

看清学校类别

在香港,子女入读名校是不少家长梦寐以求的愿望,由幼儿园到中学,不少人为求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虚报亲友的豪宅地址,「借用」他人职衔及工作资料,为入学而「突然信教」,家长入职心仪学校成为教职员,报读大量兴趣班和参加比赛争取奖状⋯⋯藉此增大子女被名校录取的机会。每逢名校招生时节,媒体广泛报导这类「非常手段」,无形中对家长也会产生心理压力,唯恐不跟随社会潮流便会耽误子女前途。

家长在选择学校之前,除了口碑、学校资料和升学数据等信息外,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学校性质。香港的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大致可分两大类──国际学校和传统学校。国际学校的教育路向和传统学校完全不同,国际学校侧重英文教学,若计划送小朋友到外国升学此路方通,否则中途回流传统学校的话,会难以适应中文学习。

至于传统学校,小学阶段的种类划分较多,再分为官立、资助、直资及私立小学四种,前两者不收学费,后两者收取学费。大多直资及私立学校都属「一条龙学校」,即办学团体同时开办幼儿园和中小学,就算没有开办幼儿园也有结盟友校,在大多情形下毕业生可直升属下中小学,省却了家长为小朋友寻找学校的烦恼。而不少传统名校,正符合了「一条龙」的条件。到了小学,传统学校的教学内容及模式的自主性不及幼儿园,因大部分小学受教统局全面监管,每一年级要学会哪些中英文生字、数学要达到甚么程度都有所规范。当然,直资、私校拥有较大自由度,教学方面可自行调整进度,直资学校收生还可选择是否参加统一派位,私校则可自行决定收生。

名校优势的秘密

除了「一条龙」的升学吸引力之外,名校的优势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原来,箇中巧妙在于教学进度。许多传统名校皆为直资私校,教学进度可以自由调整,因此教学进度普遍比非名校约深一个年级,这种做法连带使设有默书、考试的名校幼儿园也因此占了「录取优势」,这就是香港幼儿教育「赢在起跑点」的秘密。接下来,由于名校教学进度较快,学生若能跟上学习进度,在公开考试中往往也能取得较佳成绩,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应考程度。

这种「快人一步」的做法会否有助「理想达到」十分见仁见智,教育界的专家们也看法不一。有些认为有利汰弱留强、培养精英;有些则认为超前学习打击学习兴趣,压抑了创意思维是更大的无形损失。无论如何,「调深教学进度」的做法倒是很配合香港凡事讲求效率的社会民情,也很能抓住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心态。

可是,万一小朋友的学习能力无法跟上较深的学习进度怎么办?于是,为了配合学校,私人补习也就变得不可或缺。分享一个真实个案。有个朋友很是向往名校,自小朋友幼儿园时起便开始备战,首先是各类才艺兴趣和语言学习班,然后是信教、受洗成为心仪学校办学教会的教友,最后在入学申请前向家住名校校网的亲友借用水电费单转到自己的名下(因小学入学申请地址证明需要水费、电费或煤气费单)。千方百计努力之下,总算如愿让小朋友进入名校。不过,入学却是另一个开始,小一开学不足两个月,老师召见了三次家长,理由是默书低于80分。由于友人是双职家庭,唯有马上聘请私人补习老师跟进……每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同,过程是苦是甜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理性为教育点餐

坦白说,笔者也曾有过「是否为孩子报考名校」的内心矛盾挣扎,所以非常了解选校前忐忑不安的心情。然而,当对幼儿教育的体会愈深,思考的角度也就愈广,选择也会相应改变。每个家庭背景不同,小朋友的兴趣和资质不同,因此没有哪种教育模式适合所有孩子,家长在教育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理性地权衡得失,应该懂得如何为孩子选择最好。

打个比方吧!假如你的小朋友即将进入一个为期数年的培训营,主办机构让你挑选餐单,一类是三高一低的健康餐单,另一类是全肉类食品,请问你会怎么选?你会犹豫不决吗?想必定会为孩子挑选「健康餐单」,同一道理,教育也需要「健康餐单」。大家都明白,高脂食物对人体弊多于利,因此选择时极少不知所措。可是,当我们面对教育问题,假若明知甚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愉快学习(三高一低的健康餐单),为何还会因为大多数人不断催谷孩子的学术表现(营养过盛的高脂食物),而感到不安呢?!这是人们处于群体压力下的「羊群心理」使然,如果教育理念坚定便不会轻易动摇,就算所有的父母都为孩子选择「高脂食物」,你仍会坚持选择「健康餐单」,也许不及「高脂食物」美味,但长远来说对身心却最有益处。

试问,多少人的人生完全(请特别留意「完全」二字)由读书时的成绩来决定的呢?在此并非否定好成绩的优势,只是认为均衡发展更为重要,即我们不能只偏食「肉类」,而漠视「青菜」的重要性。如果小朋友资优且热爱学术,那固然可以加强学术培养,但若只是「赶鸭子上架」,最终会因缺乏学习兴趣而负出沉重代价,可能讨厌读书,也许亲子关系恶劣。一旦想通了这些道理,家长或许便能放下对名校的执着,进不了说不定还是塞翁失马呢!

 

孩子的教育是长达二十年的事,要比的应该是持久耐力,而不是短期的学术成绩。名校固然有其优势,但小朋友的身心健康、享受学习、自理自强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基石,他日遇上困厄,凭借这些难能可贵的人格特质才能迎难而上,活出精采人生,这些与读不读名校没有直接关系。反倒是家长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对小朋友的影响更大。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