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38 2336 4672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香港幼儿园资讯 >>幼儿园资讯 >> 香港幼儿园面试全剖析
详细内容

香港幼儿园面试全剖析

近年香港出生率回升,又有不少「双非童」加入竞争,就算并非名校,幼儿园学位仍是「一位难求」,这使本地家长苦不堪言,许多人甚至一领到小朋友出世纸便到心仪幼儿园报名轮候,可见竞争之激烈。俗话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旦掉以轻心,恐怕热门幼儿园的学位,便与你的孩子失之交臂了。

幼儿园面试形式

香港一般幼儿园都设有入学面试,形式与要求每间不同,面试时间则大多集中在入学前一年的十月至十二月期间。问题来了,假如计划小朋友来年两岁时入读幼儿班(Pre-Nursery / 简称 N 班),那么面试时小朋友只有一岁多,许多发展较慢的幼儿甚至连话都还不会讲,此时面试自然未能完全展现小朋友们的实力,可能要凭肢体语言和反应能力决胜。如果直接入读 K1,面试时小朋友年约两岁,各方面表现会进步很多,许多已经口齿伶俐。幼儿园设有面试征选,目的在于初步了解小朋友语言能力及手眼协调的发展,从而因应不同要求,挑选最适合的学生。因此,注重学术发展的幼儿园多会倾向录取「大仔」──K1 入学时已经年满三岁的小朋友,他们相对成熟,学习及自理能力表现较佳。一般情况下,男孩的早期发展会比女孩慢,年中至年尾出生的小朋友,面试表现通常也不及年头出生的,家长若对某间幼儿园志在必得,可考虑推迟一年入学,因为幼儿出生头几年发展速度惊人,别小觑几个月和半年的成长差异,一旦时机成熟,小朋友的能力将会发挥得更好,若因发展追不上较年长的同学,牺牲掉自信与成就感,恐怕非常不值得。

普遍的幼儿园面试形式,大致不离以下几种:

· 每位小朋友由 1 位家长陪同,分成 4-5 人小组,小朋友自行选择玩具,老师透过观察亲子互动给予评分。

· 以家庭为单位,分成 3-4 组在教室自由活动,老师从旁了解小朋友及家长。

· 老师带领亲子律动操,从而观察面试家庭的亲子关系。

· 家长一起陪同面试,一或两个老师对一个家庭,透过面谈形式了解小朋友的成长背景及家长期望。

· 家长陪同小朋友面见校长,透过面谈,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以便日后家校合作能配合得更好。

· 小朋友以小组形式面见考官,家长不能陪同。老师会以游戏室玩具作道具,观察小朋友在玩耍过程中自然流露的行为举止,也会透过与小朋友闲聊,洞察他们对待陌生人的反应。

· 家长不能陪同,4-5 名小朋友一组,由 2-3 名老师面试。小朋友会被邀请到不同的游戏角,一边玩玩具一边与老师聊天,话题大多围绕日常生活。

· 以讲座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幼儿则在游戏室自由活动,老师从旁观察;再由老师带领家长及幼儿进行亲子游戏;最后由校长及主任与家长个别面谈,了解其管教方式及期望。

面试扣分关键

许多家长面试后常会感到疑惑,面试后的自我感觉良好,但为何最终小朋友还是名落孙山呢?真相可能是,在许多细节上,家长掉以轻心了。

以下种种都可能成为落选理由:

· 家长抢答老师询问小朋友的问题。

· 面试过程中小朋友太少说话,或是不热衷回答问题,因此影响评估结果。

· 小朋友答非所问,专心度不足,分心到处张望。

· 小朋友过于害羞,或不习惯与父母「短暂分离」,一旦离开父母就大哭大闹的小朋友,印象分肯定大打折扣。

· 家长帮小朋友过度预习面试答案,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千篇一律,从而留下被动的负面印象。

· 回答面试问题固然重要,但小朋友由始至终都与提问者缺少眼神接触,也会丢失印象分。

· 校方会藉由小组游戏或互动,观察小朋友与他人相处的情况,情绪稳定、待人有礼、乐于分享者,录取机会肯定较高;相反,小霸王自然不受欢迎。

· 面谈时亲子关系的表现也会影响加减分,例如小朋友发脾气或怕生哭泣时,家长的处理态度,以及小朋友的反应,都可能失分于无形。

· 面试时,校方常会问起假日多有哪些亲子活动,小朋友的答案直接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以及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情况,是容易失分的问题。

· 有些土生土长的香港父母,平日用英语与子女沟通,令小朋友面试时不太明白广东话的发问,或是只会听不会讲,结果广东话不流利影响了表现。实际上,除非是国际学校幼儿园面试,否则小朋友英语流利与否对面试影响不大。

面试题目五大范畴

〈一〉考家长

· 为何选择报考本校?(父母、兄弟姊妹为校友会被优先录取)

· 从甚么途径认识学校?

· 是否认同学校的办学和教学理念?

· 是否愿意参加及配合学校的亲子或家长义工活动?

· 会否尽力配合学校的教学要求?例如一起完成亲子手工、搜集教学材料等。

· 父母教育理念是怎样的?

· 对小朋友的未来发展有哪些期望?

· 小朋友平日与父母沟通以哪种语言为主?

· 希望培育小朋友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 对小朋友目前的身心发展了解有多深?

· 对小朋友学习外语有甚么期望?

· 可曾为小朋友报读哪一类兴趣班?

· 家长挑选兴趣班的准则有哪些?

· 平日由谁主力照顾小朋友?

· 教养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 小朋友平常最喜欢做甚么?

· 分析小朋友的优缺点各有哪些?

· 母亲是否全职照顾小朋友?

· 双职父母的职业分别是甚么?

· 父母是否陪同小朋友一起前来面试?

· 家长的工作地区是否邻近学校,会否亲自接送?

〈二〉考常识

· 今年几岁?

· 父母叫甚么名字?

· 谁最疼爱自己?

· 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 平常由谁照顾?

· 家中有甚么亲人?

· 最喜欢甚么玩具?

· 最喜欢吃甚么食物?

· 父母假日有没有常常陪伴你?

· 父母节假日常会带你去哪儿玩?

· 今天乘甚么交通工具前来面试?

· 指出自己或陪同家长的五官正确位置?

· 眼耳口鼻的确切位置,五官各有甚么功用?

· 指出娃娃的五官及各个身体部位的名称?

· 可有去过某些日常生活场所,如街市、超市等,以及去这些地方做甚么?

· 辨认物件或水果的颜色和形状,并说出名称。

· 展示玩具车或图卡,让小朋友形容相关的所见所闻。

· 给小朋友一张下雨的图画,要他们从许多生活用品图片中,找出「雨具」配对。

〈三〉考认知

· 先讲故事,然后邀请小朋友说出故事书中提及的水果、动物、日用品、玩具、家具等名称。

· 以图片卡测试小朋友认识哪些熟悉物件。

· 辨认色板和图形。

· 说出特定物件的颜色和形状。

· 指出不同色卡上的颜色名称,并与同色积木配对。

· 直接认读数字。

· 取出数个玩具食物模型或其他物件,要求小朋友跟着数数。

· 辨识动物。

· 以颜色或阴影配对不同动物。

· 辨识图书或卡片,说出交通工具、不同职业人物的名称。

· 邀请小朋友取来物件,例如水果、玩具或图书等等,看看他们是否明白指令。

· 在众多塑胶水果中,按品种或颜色分类,如:「请把苹果放在一起」或「把黄色的水果放在一起」等。

· 让小朋友自由选择进入积木、图书、小家庭等特定区域玩耍,然后随机提出认知问题。

· 给小朋友积木,看看他们是否懂得如何玩耍,还是胡乱推倒。

· 透过特定游戏,评估小朋友在语言、手眼协调、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进度。

〈四〉考能力

· 老师通过与小朋友的交谈,观察他们回答问题的反应能力。

· 玩砌图、积木等玩具,观察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肌肉发展。

· 将不同形状的积木分别放进形状相同的凹槽中配对,测试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

· 透过拼砌积木或串珠子,观察手眼协调能力。

· 帮玩具公仔配对衣服鞋袜,考验认知和自理能力。

· 分组活动,透过故事,观察专注和反应能力。

· 分组活动,透过攀爬、滑梯等活动,观察大肌肉活动能力、平衡感等。

· 给小朋友拼图,看看他们是否懂得如何拼组。

· 要求小朋友以拼图形式拼出人类的五官。

· 安排数个家庭同时于同一课室内个别玩耍,观察小朋友的投入程度。

· 让小朋友玩小车,了解大小肌肉的灵活度。

· 用画笔和画纸随意涂鸦,观察其专注、创造和想象力。

· 播放音乐或儿歌,测试小朋友对音乐节拍的反应。

· 透过小朋友与老师的对话,以及游戏时的表现,了解表达及解决事情的能力。

· 简易体能测试,例如把小球放入房间内较远处的篮子,或让小朋友去取回来。

· 代取物件了解专注能力,例如拿一个苹果给妈妈,看看小朋友是否留心及明白指令,按老师的指示完成动作。

〈五〉考品性

· 让小朋友自选图书或玩具,观察在玩耍过程中,是否自主性强、主动积极。

· 观察小朋友是否喜欢阅读。

· 让小朋友自由涂鸦,观察他们的画画行为表现和习惯。

· 观察小朋友的应对技巧,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态度。

· 在小组活动中,观察是否能与其他人融洽相处,是否合群有礼,会否表现霸道或害羞。

· 透过与小朋友倾谈,了解是否有礼貌和家教。

· 取出食物,询问名称。然后赠予小朋友,并提出与他人分享的要求,看看小朋友是否乐意这么做。

· 询问小朋友是否喜欢吃糖?然后递上糖果,看看他们会否懂得说﹕「多谢」或「唔该」。

· 临走前,许多学校都会送赠前来面试者一份小礼物,亦会藉此留意小朋友接过礼物后,会不会主动说「谢谢」。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