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好多到港旅游的朋友po出一个“奇观”:香港街头堪比港剧海报的补习班广告。
而恰好前段时间很火的香港小学生采访里,“读书是本分”同学也提到:报了补习班,由星期一到星期五,一放学就立刻去啦……这和很多香港升学中介宣传的情况相反,香港很多学校奉行的“快乐教育”似乎也没有体现出来,反倒是补习班遍地开花,广告到处都是,怎么看都压力山大。那么香港的学习环境和内地存在着哪些差异呢,是中介宣传的轻松,还是超级卷?跟着小章鱼一起深入了解吧。首先要告诉大家,香港教育真的没有很多中介说的那么简单轻松,甚至大有出入,不过“卷”的和内地不同!香港中学生放学时间通常会在下午3点半-4点半左右,对好多内地同学们来说,真的羡慕到哭。但是放学后可不是想象的回家写作业或者直接休息那么轻松,因为香港推行全人教育,很多学校一般会要求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个人兴趣方面有所发展。所以在放学后,很多同学会选择参加学校社团,如合唱团、舞蹈班、乐器班等,或者是进行体育训练,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作为未来升学的加分项。别人家的娃在休息,自家的娃去跟名师学习,哪科弱势补哪科,如果每门成绩都很优秀,那就力求精益求精,总之就一个字,卷!香港教育局2019年曾公布一组数据,香港有逾1/3小学生及近6成中学生参加课后补习。为了能在升学考试中脱颖而出,课后时间奔走在各个补习班成了许多香港学生的常态。这也导致香港的补习文化盛行已久,甚至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与内地“双减政策不同,在香港街头,经常能看见“补习天王”,“满分天后”的海报,乍一看还以为是娱乐圈男团/女团海选广告,稍微有点名气的补习老师更是年入千万。2016年,现代教育曾经在报章上刊登广告,以年薪港币8,500万邀请遵理学校的林溢欣成为他们的中文老师。所以小章鱼认为香港教育不能说不卷,但竞争机会相对来说更加公平,学习资源会更加丰富,而可选的升学途径也会更多,卷出來的机会比较大。 好多香港家长鸡娃不仅仅是希望娃能升入较好的大学,而是为了让娃能进世界排名100内,甚至排名20以内的顶级神校,自然得从小就培养各种技能与特长,参与各类竞赛,还要兼顾学习成绩。如果家长朋友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够顺利升学,那香港和内地比起来,真心会轻松好多。首先,香港是15年义务教育,没有中考,要知道内地很多城市的中考淘汰率高达50%,在香港读书,孩子不用担心中考分流,能够顺利读完中学。如果满7年拿到香港永居身份,高三可以参加DSE以及其他国际考试,还能选择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想读不错的香港或内地院校整体来说要比高考生简单,虽然不能算躺平上名校,但也能说是“无痛”上名校了。而且香港很多学校也会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天赋,帮助娃探索潜能,不会只专注于学术,更加适合成绩没有那么优异,但拥有其他方面才能的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