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38 2336 4672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香港资讯 >> 如何划分香港中学 Banding?
详细内容

如何划分香港中学 Banding?

如何划分香港中学 Banding?

常常听到家长问到「这间中学是否属于 Band 1?」、「那间中学是 Band 几?」等问题。究竟中学的 Banding 是如何划分的呢?了解其中情况对于孩子的升中选校有很大的帮助。

人们常常谈论中学的「Banding」等议题,这让很多人误以为中学的「Banding」是官方资料。但事实上,教育局从未为中学制定过这种「分类」,大众所谓的「Band 1/2/3 中学」只是普遍的共识。这种组别分类仅用来简单区分不同学校的教育水平或学生素质,并且可帮助选择适合的中学。

在评估一所中学的 Banding 时,会参考两个主要数据。首先是该校中一新生的水平,其次是该校中六学生的水平。前者的数据来自教育局关于小学毕业生的内部资料,后者的数据则依赖于各中学每年公布的毕业生公开试成绩和升读大学的资料。

从中一新生的「成绩次第」及「派位组别」去判断中学的 Banding

教育局会依据三次小学呈报的学生校内成绩名次(通称为呈分试,通常在五年级下学期和六年级上、下学期),再加上每所小学过去毕业生中一入学前测验的成绩,进行调整,从而为全港的小六学生计算一个总分。这个总分将所有学生按照高低排序,这种排序称为「成绩次第」。将这个次第平均分成三个组别,就形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派位组别」,即所谓的 Band 1、Band 2 和 Band 3 学生。这里不进一步说明「派位组别」和「成绩次第」的具体用途。

虽然这种根据收生来源划分中学 Banding 的方法有其可取之处,但难点在于学生的「成绩次第」和「派位组别」是内部资料,无法公开。例如,某中学明明知道(根据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有 90% 的学生属于 Band 1,10% 属于 Band 2,并且大部分学生在「成绩次第」中排名前 40%,但该中学却不能向外界公开这些数据。

在缺乏正式的中学收生统计数据的情况下,家长可能会向小学老师查询或评估中学的 Banding。小学老师清楚地了解所有学生的成绩水平,也知道每位学生的升中派位结果。多年的经验使他们能够对不同的中学,录取了哪些水平的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该中学是「Band 几」。

因此,从收生来源判断中学 Banding 可以说是由供需情况所造成的。由于 Band 1 学生在统一派位阶段具有优先选择学校的权利,或在中学自行招生阶段优先被录取,这些学生倾向于集中在一些受欢迎的中学,这些中学自然而然地成为 Band 1 中学。

从中六学生的「公开试成绩」及「入大学比率」去判断中学的 Banding

另一种较为广泛理解和接受的方法是,根据中六学生的成绩来区分各中学的 Banding。许多中学每年都会公布毕业生的公开试成绩(例如:DSE 达 3322+2 比率)和升学比率(例如:入读8大比率、升读本地及非本地学位课程比率、中六毕业生升学率)。大致上,根据这些统计数据,依照成绩的高低,将中学大致分为 Band 1、Band 2 和 Band 3,每个 Band 还可以细分为 A、B、C。

然而,这种根据学生最终成绩划分中学 Banding 的方法也存在一些困难。首先,并非所有中学都披露详细的数据。其次,这些成绩和升学数据也缺乏一致性和完整性。因此,坊间对中学 Banding 的划分只能依靠已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论。


seo seo